世界是个草台班子,而且比我们想象中更草台
面对公众坦诚「我不知道」非常难,如果你还没意识到这一点,想想网上那些试图指导人的一生的那些专家就知道了,越知名的人,越难克制对普通人、对所有话题侃侃而谈的欲望,因为这么做能体现权威、加深权威。
面对公众坦诚「我不知道」非常难,如果你还没意识到这一点,想想网上那些试图指导人的一生的那些专家就知道了,越知名的人,越难克制对普通人、对所有话题侃侃而谈的欲望,因为这么做能体现权威、加深权威。
命题一:一元论(包括积极自由论者)总是喜欢把人分成总是把人类的精神世界分为理性的和非理性的,真实的和虚假的,高层次和低层次的,成熟的和不成熟的,精神的和肉体的,自律的和不自律的,有知识的和没知识的,只有前一种才是值得追求的(非伯林原话,本人总结)。
现在买充电款助听器的顾客越来越多,但是充电盒基本都是双耳装的。有顾客单耳买充电款的时候配的也是双耳充的充电盒,顾客问为啥不单独弄一个?我说因为双耳带有很多好处,基本都是双耳配机带的,所以充电盒一开始设计就是双耳一起充的。
殷海光,台湾自由主义的开山大師。早年求学于西南联大哲学系、清華大学哲学研究所,曾从师于著名逻辑学家、哲学家金岳霖先生。1949年赴台。曾任《中央日报》、《自由中国》主笔,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。殷海光是1950-1960年代台湾最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,他深受罗素、哈
语言学家史蒂芬·平克说:“如果一个人的大脑里没有一个概念的话,就不可能理解相关事物,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中空缺某个概念的话,那么整个民族就倾向于不去思考相关现象。”
这次试着给哈耶克这本《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》写个导读,不过只重点讲这本书里的两篇文章《个人主义:真与伪》、《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》。这两篇文章分别阐述着哈耶克的两个基础理论:自生自发秩序和知识的分散性。当理解了这两个理论后,哈耶克的其他观点便容易迎刃而解。
说到经济,一定是离不开亚当·斯密的,苏格兰哲学家、经济学家,被后世誉为“现代经济学之父”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,他主张“看不见的手”和自由市场经济。他的建议可能包括:
最近在微信读书看到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:有人在《输出力》的评论区声称,通过学习哈耶克的《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》实现了财务自由。这篇1945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,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吗?